close
每個人學佛的動機和目標可能不一樣,但都希望得到幸福。

追求怎樣的幸福,有兩種不同的類型:

 1.
相對的幸福:


就像世俗人平時生活當中所說的幸福,這只是暫時的幸福。

 2.
絕對的幸福:


超越了平時所說的痛苦和幸福,超越了一切,


達到了最高的境界之後,這就是絕對的幸福。


最高的境界是什麼呢?就是證悟空性。


其實證悟空性之後,就沒有了幸福和不幸福的概念和分別,


但還是可以用「幸福」兩個字來形容,


因為他已經絕對自由了,絕對自由才有絕對幸福。


為什麼我們沒有絕對的幸福呢?


是外在的人阻礙了我們嗎?


不是的,是因為貪嗔癡慢疑充滿了我們自己的心相續,


在沒有達到證悟境界之前,只能得到相對的幸福、相對的自由。


 


現在大多數人,


不去追求絕對的幸福,而是追求相對的、暫時的幸福。


比如,有些人求發財、事業順利、身體健康、不墮地獄,


這些都只是暫時的幸福。


雖然我們學的是大乘佛教,念的是大乘佛經,


但如果這樣去學的話,發心還是小乘佛教的,只能得到相對的幸福。


 


大乘和小乘的差別在哪裡呢?就在於發心。


小乘只追求自己的自由與幸福,不考慮其他眾生的自由與幸福。


而我們大乘佛教呢,卻是這樣的:


希望自己幸福,但更希望眾生得到幸福;


希望自己自由,但更希望眾生得到自由;


希望自己好,但更希望眾生好!


目前大部分學佛人,


還是小乘佛教的發心,還是為了追求人天福報,


這樣只能得到相對的、暫時的幸福與自由,


無法得到絕對的、究竟的幸福與自由。


發心是小乘的話,就算念大乘佛經,也不能得到絕對的自由。


所以,我們拜佛、念經、磕頭,一切所作所為,


都需要以三殊勝攝持,


真正生起出離心和菩提心,才能得到絕對的幸福。


 


那我們按照大乘佛教的標準來發心,會不會有結果呢?


真的值得我們這樣發心嗎?很多人有這方面的疑惑。


答案是肯定的!


因為這是佛陀宣講的,


我們按照佛陀的教導去做,絕對是可以實現的。


為什麼這樣說呢?


因為我們心的本性本來就是光明的、純潔的,


所以我們一定可以有圓滿的結果!


佛陀的教法,


其實就像一個大超市一樣,有各種各樣不同規格的物品。


你想要人天福報的,可以得到;


你想得到絕對的幸福,也可以得到。


既然我們學佛就是為了得到幸福,


那當然最好是選擇絕對的、永久的幸福。


所以,我們要好好地培養出離心、菩提心,


這一生一定要達到證悟空性的境界。


 



─ 丹真絨布上師開示


 


 


本文轉自色登寺官網


http://www.sedeng.com/2010/shownews.asp?id=128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u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